1月13日,“花鸟报春——福建省花鸟画扇面作品邀请展”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展,展出扇面作品60余幅。
国人喜扇,扇面上的诗画给人无尽的遐思。扇画的历史千年之久,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开则景色尽收眼底,闭则幽梦缓缓逝去,欲言扇面花鸟画则先从扇面始。扇面这一形制的优势,匠心独具,精思巧构,咫尺之间,魅力无限。
福建花鸟画自宋以来,名家辈出。郑思肖、惠崇(宋)、边文进(明)、上官周、华嵒(清)、黄慎(清)等,以及现当代的陈子奋、郑乃珖、沈耀初、宋省予等,都在传统传承的基础上自我嬗变,自成一家,影响海内外,为中华民族的花鸟画艺术做出福建贡献。
扇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以来,随着折扇的广泛使用,折扇扇面绘画的创作获得发展。明清时期盛行的扇面绘画成为重要的绘画样式之一。
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福建省美协主席王来文为展览作序指出,“花鸟报春”展览是福建省文联为广大民众、艺术家与书画爱好者精心准备的“年货”,也是八闽大地花鸟画传承与创新的集中展示。本次展览以扇面作为创作媒介,集八闽当代诸家,汇福建省美协花鸟画委员扇面、小品近作,集中展现委员们用画笔表达艺心向党、艺心向祖国、艺心向人民的情怀。
(福建省美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