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纵·横——王怀庆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苏丹,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巨德,参展艺术家王怀庆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主持。
开幕式上,杜鹏飞为王怀庆颁发捐赠证书,感谢他及夫人徐庆慧女士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飘香的风》等9件作品及草稿。
王怀庆1944年出生于北京,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作为中国跨越现当代关键历史时期的一位艺术家,其独辟蹊径的艺术创作表达,一直根深于中华文化并与现当代国际视野相接轨。王怀庆是真正在语言层面领悟了西方抽象艺术的不可多得的一位中国艺术家,也是在对西方艺术的充分理解中,仍然能在精神层面延续中国文脉的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是从中国的文脉中延伸出来的成果。他运用纯粹的绘画语言和材料语言所传达出的是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我们从他的画面中读出的是一个族群的记忆、一个民族的阅历与沧桑。王怀庆的艺术使我们在对历史的回望中生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本次“纵?横——王怀庆艺术展”共展出70年代末至今各阶段创作的76件作品,从平面到立体无不显示出特有而深沉的东方文化基因,同时又能激荡起现当代观众的共鸣。这些作品既有对中国艺术智慧的传承,兼有国际化语境,使其作品在古今东西的多维度中独具特色,且更具时代历史意义。
在王怀庆30多年的艺术探索过程中,呈现为一种“多向度”的延展,即在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中暗示出不同指向,探索的不同向度如几个环环相扣的“链”,有条不紊地将他的艺术思考完整地呈现于他创作的全过程,如果一定要做出分期,那么只能从艺术家空间意识演变的角度粗略地概括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具象时期”、90年代的“平面化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重返空间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有力,沉着而自信。直至把“木结构”变成他的创作“母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这样,他的作品在建构、重构、解构、介入与越出、重返空间、回到“物象”六个不同向度的探索中衍生而出。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术界及艺术理论界的十余位专家学者:苏丹、贾方舟、杜大恺、刘巨德、殷双喜、徐虹、顾黎明、王端廷、杨卫、李大钧、吴洪亮、水天中、皮道坚、陈孝信、王林、刘淳、鲁虹、冀少峰、管郁达围绕王怀庆先生的作品特色、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与贡献、以及清华美术学群的重要性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学术研讨会由贾方舟、苏丹共同主持。
据悉,展览将展出至2022年3月31日。